|
|
|
您当前的位置:本地通首页 > 旅游景点 > 兴教寺塔

兴教寺塔

关键词:兴教寺塔,长安区兴教寺塔     我要发布新的信息
  • 相关机构: 长安便民网
  • 电 话:
  • 网 址:http://www.changan.ccoo.cn
  • 感谢 changanccoo 您提交的信息已被本站采纳
  • 点击率:2466

    已有0网友参与纠错

[转载]〖西安市[长安区]〗兴教寺塔

樊川,西安城南少陵原与神禾原之间的一片平川,历史上曾一度引诗人和僧人之垂青,怎奈何如今只是一派黄土沟壑的萧瑟模样。风景不再,古寺也大多荒废,只余几座寂寞砖塔,与黄土同色,默默诉说着这座废都曾经的繁华与荣耀。


在樊川八大寺之中,兴教寺大概是遗存最多的了,不过地处偏僻,尽管没有门票,也吸引不来多少香客或者游客,相比熙熙攘攘的大雁塔,更加显得落寞。


寺外立一碑,上书“玄奘三藏法师诞辰一千四百周年植树一千四百株 日本国奈良市药师寺大本山二零零二年六月”。在西安古寺,处处可见日本宗教团体留下的痕迹,在反日浪潮涌动的今天,这些痕迹既有可能成为无辜的靶子,对我们也是个提醒,在这个西方文化为主导的星球上,能与中国进行真正的深层次的文化交流的国家,其实只剩下一个了。


寺外的风景。后来看地图,发现寺南正对的地方叫做“王莽乡”,不仅如此,“王莽乡”居然还有个地名叫做“刘秀村”,绝了,一定有典故吧?赶紧再查,原来王莽村(即现在的王莽乡)即为传说中当年王莽驻军之地,而刘秀村则是刘秀藏身之地,两村相距仅一公里,刘秀却侥幸逃脱,然后才有了复辟汉室的光武帝。


“王莽乡”在1979至1984年期间曾更名为“西安京都友好公社”——那是中日关系的黄金年代。


好吧,进入正题。篆体的“兴教寺”三字涂鸦是亮点。


和很多古寺一样,兴教寺正门不开,要走侧门。首先看到的是钟楼。“无人售香,钱放箱”的告示很引人注目。


寺内外两座文保碑相差一个“寺”字。国一名单中“兴教寺塔”的备注是“包括兴教寺其他建筑”,不过查《中国文物地图集·陕西分册》电子版,确实只有三座塔为国保,此碑应有误。


兴教寺,位于少陵原畔。唐总章二年(669)因迁葬玄奘灵骨建塔,次年建寺,全称“大唐护国兴教寺”,冠樊川八大寺(兴教寺、观音寺、兴国寺、洪福寺、华严寺、禅经寺、牛头寺和法幢寺)之首。大和二年(828)重修,历代屡屡重建、修葺,清同治年间寺殿毁于兵火,唯3座灵塔幸存,民国11年(1922)再度重修。现寺院占地面积约2.4万平方米,坐北朝南。中轴线自南而北依次有山门、大雄宝殿、法堂,两侧有钟楼、鼓楼、僧房。东跨院为“藏经院”,矗立藏经楼1幢;西跨院名“慈恩塔院”,耸立灵塔3座,呈“品”字形排列。塔北有刹殿三间,内陈“玄奘负笈图”及其两弟子石刻影像赞。另存历代碑石10余通。1956年及1980-1981年两次整修。


民国12年康有为所题匾额。


此佛陀立像据说是由近年出土的唐代石刻残件修补而来。


新建不久的法堂。


赵朴初所题“中日永远友好”碑。


日本国观音圣教所立“石书心经光明塔”。


寺中轴以西是“慈恩塔院”。


此院是本次参观的重点。


兴教寺塔又称玄奘灵塔。玄奘(602-664),俗姓陈,名祎,河南偃师县缑氏镇人。13岁出家,尊号三藏法师,俗称“唐僧”,与鸠摩罗什、真谛、不空井并成为中国佛教四大翻译家,唯识宗创始人之一。贞观二年(628)出长安,赴天竺取经,十九年(645)返回,主持译出佛经75部,凡1335卷,并撰《大唐西域记》12卷。麟德元年(664)圆寂于玉华寺,初葬白鹿原,总章二年(669)迁葬今址。


灵塔坐北朝南,为方形五层楼格式砖塔,通高约21米,底边长5.2米。


塔身层间以砖叠涩出檐,施两排菱角牙子,檐角缀风铃。


二层以上塔壁作枋木结构,每面三间,以砖隐出倚柱、阑额及斗拱,塔顶平砖攒尖,置宝瓶式塔刹。


底层南面辟龛室,内置玄奘泥塑像。


北壁嵌开成四年(839)“唐三藏大遍觉法师塔铭”碣一方。


窥基(632-682),玄奘嫡传大弟子。俗姓尉迟,系唐开国大将军尉迟敬德之侄。17岁出家,参与玄奘主持的译务,能博采众长,以创新精神阐发唯识宗的精义,被赞为“百部疏主”。灵塔始建于永淳元年(682),大和三年(829)重建。座碑面南,为方形三层楼格式砖塔,高6.76米,底层边唱2.4米。层间叠涩檐下施一排菱角牙子,塔顶平砖攒尖,置宝瓶式塔刹。底层龛室内有窥基泥塑像,北壁嵌有“大慈恩寺大法师基公塔铭并序”。二层南壁嵌有“基师塔”砖铭。


圆测(613-696),玄奘门下的新罗弟子。传为新罗王孙,三岁出家。唐初来中国,从学与玄奘法师,对唯识宗经典的研究颇有造诣,后受朝廷派遣,至洛阳大内助译。武则天万岁通天元年(696)圆寂,遗骨分葬龙门香山寺北谷和终南山丰德寺东岭。北宋政和五年(1115),又将丰德寺的一部分遗骨葬于玄奘塔侧,与窥基塔并排相伴。两塔形制几同,圆测塔高7.10米。底层龛室置圆测泥塑像,北壁嵌“大周西明寺故大德圆测法师佛舍利塔铭并序”碣。二层有“测师塔”砖铭。


塔院以北是“三藏纪念院”。


钟楼的铁钟不知何故被移至此。


最后,拍张业已圆寂的兴教寺方丈常明老和尚简介。

 

赞助商提供的广告
纠错信息:( 已有 0 人发表纠错信息 )
电话:010-61744288 传真:010-61744588 邮箱:union#ccoo.cn
地址:北京昌平区北七家宏福11号院创意空间305-308 邮编:
Copyright © 2004-2024 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  技术支持:城市联盟
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='{"id":"10"}'>